close
壽險業才是燒錢的行業?國內壽險業從2007年起,5年內增資近新 台幣3,000億元,股東增資的費用已可蓋5~6棟台北101大樓,截至6 月底仍有5家壽險公司風險資本額(RBC)不到200%。業者說,若這 5家都要增資拉上200%,壽險業這5年增資的金額,應可蓋1條高鐵。
金管會今(5)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「國內保險公司資本適足 率,投資股票及不動產虧損、增資及利差損情形暨因應方案」。金管 會表示,由於全球金融環境改變,市場利率下滑,造成壽險業投資報 酬率未能達到以往高利率保單平均成本,即所謂「利差損」壓力,這 項問題僅能等待市場利率回升才能有效解決,另即是壽險業者必須增 加死差及費差等其他利益,減少利差損。
今年6月底計算RBC,30家壽險公司有5家不到200%。即國華人壽、 幸福人壽、國寶人壽、興農人壽及宏泰人壽,除國華人壽已被保險安 定基金接管,正洽台灣金評估概括承受,其他4家壽險,保險局都要 求提財務改善計畫,限期增資。
歐債造成全球資本市場波動,壽險業投資台股部位,到9月底依市 價評估僅剩近7,200億元,但帳上未實現虧損逾千億元,金管會宣布 祭出RBC暫行措施,即今年底總係數K值維持0.48,不提高到0.5,可 讓壽險業RBC增加10%的幅度,另外不動產增值利益可認列幅度從30 %提高到50%,也增加300~400億元的自有資本。
全站熱搜